楚辞 · 卜居

楚辞 · 卜居朗读
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译文

屈原被流放後,三年不能和楚王相见。他竭尽智慧效忠国家,却被谗言谤语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见太卜郑詹尹问卜说:“我对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过您的占卜帮助我分析判断。”郑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去龟甲上的灰尘,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屈原说:“我宁可诚恳朴实、忠心耿耿呢,还是迎来送往、巧于逢迎而摆脱困境?宁可垦荒锄草勤劳耕作呢,还是交游权贵而沽名钓誉?宁可毫无隐讳地直言为自己招祸呢,还是顺从世俗贪图富贵而苟且偷生?宁可鹤立鸡群而保持正直操守呢,还是阿谀逢迎、强颜欢笑以侍奉那位妇人?宁可廉洁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还是圆滑诡诈、油滑适俗、趋炎附势?宁可像志行高远的千里驹呢,还是像浮游的野鸭随波逐流而保全自身?宁可与骐骥并驾齐驱呢,还是追随那劣马的足迹?宁可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同鸡鸭在地上争食?上述种种,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舍弃哪个该遵从?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黄钟大吕竟遭毁弃,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则默默无闻。唉,沉默吧,谁人能知我廉洁忠贞的心哪!”
郑詹尹于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说:“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之理。您还是按照自己的心志,实行自己的主张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注释

卜居:占卜自己该怎么处世。卜,占卜;居,处世的方法与态度。
放:放逐。
复见:指再见到楚王。
蔽障于谗:谓楚怀王受谗言所蒙蔽而将屈原放逐。蔽障,遮蔽、阻挠。
太卜:掌管卜筮的官。
因:凭借。
端策:数计蓍草。端,数也。策,同“策”,即蓍草,用以筮者,。
拂龟:拂去龟壳上的灰尘。龟,即灵龟,用以卜者。
悃(kǔn)悃款款:诚实勤恳的样子。
送往劳来:送往迎来。劳,慰劳。
斯无穷:免于穷困。
游:求仕、做官。
大人:指达官贵人。
媮生:苟安,贪生。媮,同“偷”。
超然:高超的样子。
高举:远走高飞。
保真:保全真实的本性。真,本真。
哫訾(zú zī):以言献媚。
栗斯:阿谀奉承状。栗,恭谨、恭敬;斯,语助词。
喔咿儒儿(ní):强颜欢笑的样子。
妇人:指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她与朝中重臣上官大夫等人联合排挤馋毁屈原。
突梯:圆滑的样子。
滑稽(gǔ jī):一种能转注吐酒、终日不竭的酒器,後借以指应付无穷、善于迎合别人。
如脂如韦:谓像油脂一样光滑,像熟牛皮一样柔软,善于应付环境。
絜楹:度量屋柱,顺圆而转,形容处世的圆滑随俗,此处谓谄媚奉承以图利。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样子。
氾氾(fàn fàn):漂浮不定的样子。
凫(fú):水鸟,即野鸭。一本此字下有一“乎”字。
亢轭(kàng è):并驾而行。亢,同“伉”,并也;轭,车辕前端的横木。
骐骥:千里马。
驽(nú)马:劣马。
黄鹄(hú):天鹅。
鹜(wù):鸭子。
溷(hùn)浊:肮脏、污浊。
千钧:代表最重的东西。古制三十斤为一钧。
黄钟:古乐中十二律之一,是最响最宏大的声调。这里指声调合于黄钟律的大钟。
瓦釜(fǔ):陶制的锅。这里代表鄙俗音乐。
高张:指坏人气焰嚣张,趾高气扬。
吁嗟:叹息声。
释:放下。
谢:辞谢,拒绝。
数:卦数。
逮:及,到。

《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屈原所作,而现代学者多以为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後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的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的对立设问的语句贯穿,文采斐然,往复盘旋,八对设问,一以贯之,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虽铺陈夸饰,句式整齐,却不板不散,亦无重复之嫌。

参考资料:

宋·朱熹《楚辞集注》: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發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卜居》《渔父》便是赤壁诸公作俑,作法于谅,令人永概。”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屈原《卜居》,思若涌泉,文如贯珠,妙不容言。

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

屈原朗读
(0)

猜你喜欢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0)
《河岳英灵》炳日星,百年坛坫有遗型。 鸡林声价谁重问,收拾都归野史亭。
(0)
落帆亭畔草芊芊,放鹤洲边好泊船。 片席凉分三面水,半湖暝接万家烟。 乌啼霁月高秋晚,角吹清霜旅梦悬。 虽有胜情无胜具,凭栏凝眺重凄然。
(0)
天子方自将,临边极西域。 一挥百万师,灭此而朝食。 转饷出关中,士不苦饥色。 我沐浩荡恩,愿竭疆场力。 马革可裹尸,行行何所怵。 忽闻先慈讣,一恸气欲塞。 四体软如绵,性命在呼吸。 官符火速催,同伴相促逼。 有儿立身旁,垂头但哭泣。 长跪前致词,此行是儿职。 巾帼且从军,须眉宁弗及。 结束弃儒冠,弓刀亲自执。 跃马去无踪,路旁心恻恻。 望眼远莫穷,吞声独归宅。
(0)
津亭握手共离觞,匹马长征犯晓霜。 衰草连天风飒飒,冻云垂野日荒荒。 频年作客雕双鬓,到处题诗挂一囊。 岁晚兔园霏雪满,多才司马正游梁。
(0)